中甲外援蒂奥特之死,中国足协有不可推卸的

中国足坛悲剧再次上演。

6月5日,中甲北京控股俱乐部微博称:

年6月5日下午18时许,球队开展正常训练期间,科特迪瓦籍外援谢克·蒂奥特先生(ChikTiot)突发昏厥,俱医院抢救,终因抢救无效,于年6月5日19时许不幸辞世。

蒂奥特现年31岁,场上位置后腰,职业生涯中,他曾效力安德莱科特、特温特、英超纽卡斯尔联这三家欧洲著名俱乐部。

ChikTiot驰骋赛场的英姿

在纽卡斯尔效力6年间,蒂奥特防守凶悍、抢断能力出色。在科特迪瓦国家队,蒂奥特也出战了年南非世界杯和年非洲杯。

年2月7日,蒂奥特签约中甲北京控股足球俱乐部。年6月5日,不幸辞世。

ChikTiot年加入中甲

并非孤例

这样的猝死悲剧并非中国足球场上的孤例。

年8月11日,中超天津泰达年梯队球员闫安楠,在训练后突然倒地,医院后抢救无效离世,年仅17岁。

年7月3日,中甲青岛黄海海牛队外援格兰·戈基奇球队外援格兰·戈基奇突然休克,失去意识。大巴车紧急将他送往附近的青医附院东院区,抢救中,戈基奇一度恢复了微弱的呼吸,不过最终也没有挽救海牛塞尔维亚后腰的生命,初步判断他是由心脏引起的运动猝死。

年11月12日,大连超越17岁小将王仁龙在训练时突然倒地,据参与急救的医生介绍,医院时已经死亡。

从报道上来看,这些足球场上的猝死案例惊人的相似:倒地-医院抢救-死亡。

心肺复苏和AED是关键

对于突发的心脏骤停,科学的抢救流程是:

1.识别心脏骤停并拨打急救电话;

2.即刻就地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3.尽早电击除颤;

4.急救车到达专业急救人员实施进一步抢救。

以上猝死案例,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全面的事实真相,但至少,从官方的公告显示,看不到任何现场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的影子。

而我从来不嫌啰嗦,希望再一次告诉大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AED的重要性。

年4月份,国际足联向包括中国足协在内的所有会员协会发去了一份通知,建议各协会责成其国字号男女各队、各级职业球队及其梯队配备「急救包」。

这套急救设备其实就是一套自动除颤仪(AED),用以帮助比赛、训练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的人复苏心脏功能。

一位参与国字号医务管理工作的人士透露,「对于这套设备,国际足联只是推荐,并没有强求,再加上这类设备即便为国产品牌,其单套价格也都高达几万元,目前就连部分中超球队都没有配备这样的设备,中甲、中乙的情况更可想而知。」

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国际足联、亚足联此前分别向中国足协寄发了一套「赛场急救包」,而这也是目前中国足协仅有的两套急救装备。

而据我目前对急救工作的了解所知,一套AED设备仅仅2万元而已。

这个投入,对目前国内主要城市的大多数公共场所来说,都不算昂贵的投入。而对于庞大的足球产业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对于国家队来说更是小雨滴。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意识问题。这是对运动员生命的不够重视。

开展的速度必须加快

随着职业足球训练和比赛强度和对抗性的增强,球员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球员在训练和比赛场上心脏骤停的事件屡有发生。

不论是中国足协,还是各大俱乐部,对此情况也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我们翻查资料,发现中超联赛从年2月开始,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已经开始进行队医的培训。

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不知道是否各赛区比赛场地,都已经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也对仅刚刚开始普及的AED培训表示焦急。

如果不尽快加强球员心脏骤停预防和处理的装备配置及人员培训,这样类似的悲剧,还有可能发生。

愿这些年轻的生命,能让中国足协更加警醒,加强运动猝死急救保障措施,不让悲剧继续。

而我们希望,到年,不再看到哪个球员场上倒地,被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心脏骤停的不幸发生,我们也能在新闻中,看到有关现场开展CPR急救和AED除颤,并成功救活伤员的新闻。

作者介绍:急诊夜鹰,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著名急救科普作者,有同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复方斑蝥胶囊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tjl/4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