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急救包RDEDII攻略Tina导
导语:虽然EA、EDI的申请已经截止了,但是还有RD以及另一个早申请的家族成员—EDII在等着大家。EDII该如何抉择?申请季结束我又要做些什么?想必这会是大家在这个阶段共同的疑虑,我们特为大家请到棕榈大道首席导师Tina,为申请季迷茫的你指点迷津!
——嘉宾介绍——
Tina
棕榈大道首席导师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中学教育方向
Tina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中学教育方向,在加州湾区从事教育工作五年期间,先后在公立、私立寄宿和私立走读学校任教,历任私立高中招生面试官、国际学生辅导员以及大学升学顾问。Tina老师在规划和辅导国际学生高中期间学业和课外活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快速分析判断学生的特点与优势,准确指导国际学生选课与申请大学,尤其擅长帮助成绩和背景不够突出的学生挖掘自身亮点,进入优秀的大学。
——讲座实录——
这篇实录将重点分析申请结束后准备RD的注意事项,关于CommonApp需要了解的地方,以及EDII的取舍。另外,提交了EA和ED的同学需要每天查收邮件。
RD申请策略:冲刺+匹配+保底
EA和ED结束之后,意味着同学们把最想冲刺的学校都申请了,那现在就要做好规划。如果申请10所学校,我建议大家遵循“黄金法则”,也就是3+5+2,即3所冲刺学校,5所匹配学校,2个保底学校。大多数同学按照此法则,并且合理选校基本都能拿到5-6个offer。
我非常看重保底学校,但是保底学校也不要申请太多。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实力档次。学校档次的划分一般取决于学校的SAT、GPA平均分,以及录取率。录取率在30%以下的学校竞争非常激烈,30%-50%为普通,50%以上就属于比较容易录取的。确定好自己的档次位置后,冲刺学校应该是在学生档次排名的前10,保底校是往后的15到20个。具体的选择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与导师商量。这里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同学或者家长会过度自信,或者自卑,对学生的定位十分不准确。最后的申请结果非常不理想。这里可以回顾我之前分享的案例(前有冲刺,后有保底+成功、失败案例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tjl/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