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灾害事故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
突发事故是指突然发生且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
危害的公共安全紧急事故。近几十年,全世界各类突发事故频发,成为“世界第一公害”,每年至数千万人以上死伤。
众所周知,在灾害、局部战争或意外发生时,总伴随着批量伤员的产生,如地震、火灾、洪水、战争、恐怖事件、爆炸或建筑物倒塌。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据不完全统计,气象、洪闹、海洋、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7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6~1/4,年均因灾死亡人数连续数年达1~2万。
一、灾害的定义和分类(一)灾害的定义客观条件的突变给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破坏的现象为灾害。世界卫生组织对灾害的定义: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员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所能承受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就可以认为灾害发生了。
(二)灾害的分类1.自然灾害:(1)天文灾害:陨石灾害、星球撞击、磁暴灾害、电离层扰动、极光灾害等。(2)气象灾害:水灾、旱灾、台风、龙卷风、暴风、冻害、雹灾、雷电、沙尘暴等。(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等。(4)地貌(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5)水文灾害: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6)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7)环境灾害: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其他污染等。2.人为灾害:(1)火灾:城市火灾、工矿火灾、农村火灾、森林火灾、其他火灾等。(2)爆炸:锅炉爆炸、火药爆炸、石油化工制品爆炸、工业粉尘爆炸等。(3)交通事故:公、铁路交通事故、民航事故、海事灾害等。(4)建筑物事故:房屋倒塌、桥梁断裂、隧道崩塌等。(5)工伤事故:电伤、烧伤、跌伤、撞伤、伤害等20余种。(6)卫生灾害:医疗事故、中毒事故、职业病、地方病、传染病、其他疫病(呼吸系统病等)。(7)矿山灾害:矿井崩塌、瓦斯爆炸等。(8)科技事故:航天事故、核事故、生物工程事故等。(9)战争及恐怖爆炸等。二、灾害医学和灾害现场急救在灾害面前,人类并非束手无策。运用人类现有的智慧、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灾害发生前采取有效对策(如建立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设置避难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划定危险地段等),完全有可能防范和减轻灾害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一)灾害医学的定义灾害医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防治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科学,是为受灾伤病员提供预防、救治、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科学,是介于灾害学与医学之间的学科。灾害医学涉及多个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应用。灾害医学由灾害卫勤组织指挥学、灾害流行病学、灾害救治医学、灾害医学管理、灾害康复医学、灾害心理医学、灾害基础医学多部分组成。灾害医学的整体防御可分为预警、防范、检测、诊断、防护、除沾染、现场救治与后送、院内进一步救治、康复、心理、基础研究等方面。灾害医学正在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崛起,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二)灾害事故现场急救的主要特点
1.组织机构的临时性:由于灾难的突发性,不可能有全员配置完整的救灾医疗机构坐等任务。通常是灾难发生时才集中各方力量,临时组织高效救援、医疗机构,并在最短时间内立即开展工作。
2.工作条件艰苦:救灾医疗救护工作须要到现场进行。
3.紧急赴救:灾后瞬间可能出现大批伤员,拯救生命,分秒必争。
4.伤情复杂:因灾害类型、起因和受灾地区条件的不同,受灾人群的伤情也复杂多变,通常以多发伤多见(地震伤员平均每例有3处受伤部位)。
5.大批量伤员需要同时救治:灾害突发后,常同时出现大批量伤员,且以需要急救和复苏的危重伤者居多,常规医疗办法无法完成救援任务。
(三)国外灾害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进展
1.国际灾害现场急救的两大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
2.现代灾害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的发展趋势:
3.目前灾害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4.目前我国灾害事故现场急救存在的问题:
三、灾害现场自救、互救与卫生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一)临时组织现场救护小组
(二)及时正确的呼救
(三)灾害事故“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救援
(四)有条件时应快速创建绿色抢救通道
(五)明确抢险救援原则
(六)消除患者的精神创伤
(七)临时自制敷料用于包扎伤口
(八)严重损伤的处理
1.出血:
2.腹部损伤:
3.腹腔脏器脱出:
4.断肢处理:
5.胸部开放损伤:
6.连枷胸:
7.物品穿入身体:
8.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
9.化学毒剂伤:
(九)维持呼吸道畅通1.舌后坠:
2.清理呼吸道:
(十)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灾害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应用
(一)建立应急快捷急救绿色通道是降低灾害伤与成批伤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中心环节
(二)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有效组织指挥是救援有序有效的保证
(三)灾害事故现场患者伤情快捷评估与分类是灾害伤有效救援的前提1.灾害事故现场的伤情评估:
2.灾害伤与成批伤患者分类和处理原则:
3.医疗救援队分组协作,各司其职:
4.应急医疗队进入灾害现场,面对成批伤患者时要及时实行分区救援:
(四)现场组成联合救险组及专家支援平台十分重要
(五)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现场急救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1.“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
2.“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现场救治”新模式:
3.便携式乡村医师急救包、急救箱:
4.便携式瞬锋急救切割器:
5.柴黄参祛毒固本新药:
6.维生素B6联用丰诺安新疗法:
五、结语本专家共识的制定是基于目前对“灾害事故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的理解并参考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及国内外有关文献完成的。而实际现场救治环境和临床治疗方法均比较复杂,遵循专家共识能够改善灾害事故现场危重和批量伤员的救治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家共识不能完全覆盖患者所有的临床情况,在具体临床实践中需因病施治和因地(环境条件)施治,根据医师经验进行现场急救、诊断和治疗。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急救与卫生应急处置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3.24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tjl/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