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所有司机你有一份春节自驾平

FM.2《有车有得挥》

交通运输部说,今年春运,前后周期40天,大约会有28亿人次出行。自驾返乡,该怎么合理规避危险,一路平平安安回家呢?请收阅这份“春节自驾平安宝典”!

1物品篇

带钱,带证,带手机,

还要带些什么装备?

开车上路,前途未卜,还应当随身配置些什么装备?首先想一想,要保证合法、安全上路,驾驶证、行驶证、保险证(单据)这“三证”必不可少。缺了任何一样,不出乱子则已,一出情况就是大麻烦——恰好设卡查车把你拦下,没带驾照该怎么向警察叔叔解释你的无证飞行?

年末盗抢猖獗,没带行驶本又该怎么证明你堂堂正正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出了事故,没带保险单据又凭什么要求保险公司马上到场、迅速理赔?带齐所有证件,心里也安分些。

然后再想一想,半路故障抛锚、意外突然爆胎、不慎发生事故,虽然“中奖”的概率不高,万一遇到这些特殊情况怎么办?应急装备自然不能少,备胎、千斤顶、小扳手,当然都是经典标配。

但是这“老三样”不足以应付所有突发特殊状况,我们建议最好随车再配上一把安全锤、一支手电筒、一把灭火筒、一块安全警示牌、一个急救箱。

这些装备都能帮助驾乘人员及时脱困:安全锤可以在车门无法打开时快速破开车窗,警示牌远远能提示后方来车,灭火筒能应对突然的起火,如果是在夜里遇到麻烦,需要修车或者勘路,手电筒也能派上用场。

最坏的情况是事故致人受伤,备上这个小箱子,遇到紧急情况首先能自行急救,欧洲不少国家都要求每辆汽车都配备了专业的急救包。有商家将这些急救用品打包出售,也方便了车主逐样去采购;荧光背心也有利于在夜间处理事故,值得考虑。

还有最重要的,一本关于你的座驾的使用说明书,能指导你破解爱车各处机关,修理一些莫名小故障,还有厂商在全国各地特约经销点的服务电话,一定要随车带着,万万不可任意丢弃。有一些车型比较高级,机油消耗量可能较平常的车型多谢,车主还可以考虑随时准备着一桶好机油。

食物和水也是应急必需。高速堵不堵,堵多久,大家心里都没底,带上干粮充饥,否则一车人都唱空城计。最好带些蒸馏水,人渴了可以喝,手脏了可以洗,车子的水箱开锅、雨刮水缺少了,也可以临时补充一下。如果是矿泉水或自来水,则不宜加作冷却水,矿物质容易令水箱和缸体里的冷却道生锈。

别忘了带手机。小工具只能应付小意外,惹上大麻烦,还得拨通电话拜托贵人帮忙。除了存一些真心愿意帮助你的家人和朋友的电话,最好还要记住一些重要的号码:是百事通,是消防,是救护车,是高速管理部门,或者你的4S店急救电话,诸如此类。

钱包也不能忘。钱虽不是万能的,没钱则是万万不能,因此钱包也要记得带上。当然,最重要的是钱,不是包。洗车、补胎、拖车、维修,年末各种服务都会不约而同涨价,因此不妨多带一些现金,以防万一。

要带的东西差不多准备齐了,不要带的东西是不是也盘点一下?有人说应该带点热茶、咖啡或者红牛,以备驾驶员犯困时提神?不,不必。咖啡虽提神但却利尿,茶水喝多了到服务区却爆满时如何解决内急?所以,还不如一瓶木糖醇嚼着提神有效。功能饮料?这个稍后会谈到。

也有不少朋友难得半月长假,回一趟老家看看,结果返乡变成了搬家,箱子、包裹、背囊、杂什,一股脑全堆在尾厢里,压得密不透风严严实实,这样也不妥当,遮挡后窗视线不说,万一爆胎需要换胎,备胎如何拿的出来?反而徒增麻烦。所以其实没必要带太多行李上路。

总结起来,春节自驾返乡要带些什么?第一,带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据;第二,别忘了备胎、扳手、千斤顶,最好增配灭火筒、警示牌、手电筒、安全锤,食物和水也是应急必须品;第三,手机充值,还要充电,多存几个能帮上忙的号码;第四,钱包充值,适量现金。

但是谨记,长途自驾:功能饮料可以不带,行李尽管少带,烟花爆竹坚决不带。

2检查篇

查人,查车,查路况,

还要查些什么?

走南闯北的老师傅总是言传身教、不忘叮嘱:开车十几年来,每次打火着车之前,他们都会大致检查一下车身周围和轮胎状况,看看扳手、千斤顶、备胎这些应急工具是否齐全,隔一段时间还会掀起发动机盖,查看一下机油、雨刮水、冷却液、刹车油等液面。

现在的技术,比起十多年前要成熟不少;现时的汽车,比起十多年前也可靠许多。但是像老师傅那样,开车上路之前检查车况,不论何时,都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好习惯。汽车有成千上万个零件,上路之前,应该注意检查哪些部位?我们也来细细盘查一番。

正如前文所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汽车也交给专业的4S店和技师养护,现在车主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如果是每天日常用车,只要简单看看车身有无划痕,看看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有无破损,注意一下仪表板上对应的警告灯提示,感受一下行驶状态有无异常,基本可以杜绝大多数故障和意外了。

每天都必须看一看轮胎的状况。其实不同的车型,一般有不同的轮胎气压规定;宽泛来说,基本上2.0-2.5Bar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很多车主都没有专门的气压表,无法准确得知轮胎气压,那就用最简单的方法:目测。反正车胎如果比较明显的瘪了,即使没有条件立即充气或更换,至少不要再保持高速行驶。

特别需要注意的,反而是备胎。不少人路遇爆胎抛锚,备胎顶上之后,习惯直接把替换下来的受损轮胎放入后备箱,日子一过,很容易忘了修补;结果不幸又遇上一次爆胎,最可怕的情况——备胎意味着最后的希望,这次连备胎也是坏的。因此出发之前,要着重检查一下备胎是否完好、气压是否正常。注意:如果是非全尺寸的备胎,是不能当作正常轮胎长时间行驶,更不能高速行驶。

如果决定要长途出行,除了平时留心车身、轮胎、警告灯,最好还要亲自打开发动机盖,注意观察雨刮水、冷却液、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液压油等各种油液是否充足、有无变质、是否达到了更换周期。

这种检查通常需要深入细致一点,车主或者可以预先在出发之前,去维修点做个小保养。通常来说,发动机舱内,所有液面保持在上限(MAX)和下限(MIN)之间,而多数液体也要保持鲜艳的红色、紫色或青绿色,机油则是清淡的黄色,那么你的座驾基本是健康的。如果各种液体色泽变得浑浊,机油从淡黄变成焦黑,通常意味着已经变质或达到使用寿命末期,必须更换。

有很多朋友预计春节来一个长途自驾游,估摸着打算回去4S店保养。不过临近年底,4S店人满为患,技师们实在忙不过来。有同行告诉我们,4S店年底保养“平时搞半个小时现在搞十五分钟”,甚至有“洗了个车就出来了”的情况。

所以车主学会简单判断车辆状况就好,现在的汽车并非如此脆弱,不会太容易出问题;如果断定车辆实在需要保养,去4S店之前,最好电话预约,或询问一些是否保养太繁忙;除了品牌4S店,也可以选择较为正规的修理店代为整理。当然,预留充足的时间提前做好保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检查汽车,也还有必要检查一下驾驶员——也就是你自己。上路之前,细心检查过座驾,最重要的还是驾驶者本身的自检。静下来,问一问自己累不累?问一问自己有没有不良情绪?问一问自己开那么快有没有把握?

一方面,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遇事量力而行,不至于逾规越矩,春节一过罚单纷飞;另一方面,清楚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确定自己是否有把握驾驭,更保证了行车安全。顺带提醒:靠谱的一个副驾驶或者领航员,会是你长途驾驶的安全守护。指手画脚的或上车就睡觉的副驾驶,必须让TA坐后面去!

醉酒驾驶、疲劳驾驶,都十分容易发生意外;正是因为开车之前,驾驶员没有好好地确认,自己是否能百分百地控制汽车,最终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正如上文所述,如果你需要热茶、咖啡或者红牛提神醒脑,那就说明,你的状态已经暂时不适合驾驶机动车!与其变着法子打起精神开车,冒着危险霸王硬上弓,还不如停车好好休息,养精畜锐再上路。查车,也要查人,人不安全,开多么安全的车也是危险,这就是不建议带“功能饮料”的原因。

另外,有的朋友会相约拼车,这样出行时间自由,费用也不比长途客车高。但是拼车毕竟有风险,大家都是初次见面,是好人还是坏人,你自己要在心里掂量一下。

检查了车和人,还要勘察一个不可忽略的交通要素——路。城市路、高速路、县镇路、乡村路,春节驾车返乡多数会遇到这四种路况。

大城市车流密集,道路繁杂,市政规划却往往不够合理,拥堵塞车是常态,应当注意交通标示,最好打开导航辅助,及早选定直行或转向车道,错道就绕回来,切勿强行加塞,这样最容易出险。

上高速路要按照最低和最高限速行驶,尽量保持中间道,同前后车保持适当的应急距离,特别是大货车、大客车这些“公路野兽”。

连接县镇的公路,车流会比平常拥挤,路口也经常有三五成群的旅客在等候短途班车,他们有时候会站进了行车道里面,需要注意观察,提前减速,远远避开,还有摩托车、小孩、牛羊、小狗突然从隐蔽处窜出来,必须紧绷神经,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乡里的没有特别的停车场,外地回来的车子只能停在家宅边,停不下了就挤在村道上,但是道路一般都不够宽,停车的时候要尽量往外边靠一靠,方便大家通行。

总结起来,安全就是管理好人、车、路这三个因素。出发前要仔细检查,做足准备,从源头上避免发生意外的可能。此外要注意,尽量避开夜晚行车和恶劣天气。

3驾驶篇

车流滚滚易发意外,

自驾返乡要“防御性驾驶”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待人处事的格言,放在汽车驾驶上,也不会有错。所谓“防御”,就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而“防御性驾驶”,就是指保持应急时间、保证应急距离、保证不伤害自己的驾驶方式。

“防御性驾驶”有两点最重要的原则:一是要保持安全距离,保证应急时间;二是要提前发现别人,也让别人提前注意自己。

虽然是比较宽泛的安全驾驶概念,但在真实的交通场合中很有实用意义。面临春节这种车流特别密集的情况,防御性的方式驾驶特别合适。

例如在良好路况情下遵循的“三秒原则”,在路况较好时,车速增加,时差不变,两车之间的距离也在增加;在恶劣天气下车速减低,车距间隔虽然减少,但是仍然有足够的时间应对各种险情。这正是防御性驾驶第一条原则:保持安全距离,保证应急时间。

例如自己开好一辆车不难,但是要时刻注意到,马路上不只有自己一辆车,前后左右还有别人。除了不要过于紧跟前车,不要过于贴近并行车,还应该应该经常用眼角的余光瞥一下后视镜,如果发现后车跟得太近,不妨轻轻点几下刹车踏板,让刹车灯点亮几下提示后车,不要太过接近。

同样的道理,当前面的情况不算紧急时,千万别一脚刹车跺到底,尽量给后车留点空间。这也是防御性驾驶第一条原则:保持安全距离,保证应急时间。

例如天气不好、能见度低、大雾天气,则要及时打开前后防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车辆及行人与路况,也利用灯光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必要时用雨刷刷去水汽,以提高视线的清晰度,方便观察四周路况。这正是防御性驾驶第二条原则:要提前发现别人,也让别人提前注意自己。

“防御性驾驶”的实例还有不少,恐怕难以一条一条详细地列举。最关键是两点原则:一是要保持安全距离,保证应急时间;二是要提前发现别人,也让别人提前注意自己。特别提醒,广东省还有外出打工的农民兄弟,组成60万摩托大军返乡,开车遇上摩托车队,也要尽量礼让一下。

4避堵篇

高速必堵无疑,

如何错开高峰、绕开高速?

根据国务院安排,春节期间免收7座以下的小型客车通行费,免费时段是2月15日零时至2月21日24时。首先你要注意,免费同行的是“7座以下的小型客车”,载8个人以上的面包车、MPV,载货的小型厢式货车,甚至只比轿车多一个货斗的皮卡,仍然要留下“买路钱”。

估计第一波返乡高峰大约会集中在2月10号以后。2月10日周六是休息日、11是上班日,12日、13日是年廿七和年廿八、14是年廿九和西方情人节,多数企业都在10号以后纷纷休假,推算这五天内车流量、人流量会持续增加。

在2月15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恰好又是免费时段,这一天省内返乡车流会达到可怕的最高峰。车多了自然会堵,千军万马涌上独木桥,不堵才怪。

理想的情况,最好是拿个假期,约上三五好友,提前几日,在2月10-14日一起出行,如果走高速,虽然车流密度较高,尚且能够畅行无阻;如果走国道或省道,也有一路风景相随。真不必计较那提前出行的百十来块高速路费,堵上了真是得不偿失。

这是时间上可以预测的拥挤,还有空间上无法忽略的堵塞。全国高速公路有不少必堵的黑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三角以及广州市周边地区一直是高速路段阻塞重灾区。以广东为例,广深高速虎门段,佛开高速江门段,茂湛高速茂名段,往往一堵堵上十数公里,都是著名“堵胜”。

究竟为什么会堵?我也不知道。但是没关系,你可以去上网查询或者问问老师傅,了解一下回家路上千年不变的交通黑点,知道了哪里会堵,哪里通畅,我们可以提前变卦驶离高速,绕开堵塞路段就好。

不过这两种都是属于可以预测的堵车,还有可能遇到那些意外事故造成的堵车。这种情况难以提前预测,但也可以多刷刷交警、公安的微博,看看朋友圈,听听交通广播,一些手机导航APP也有实时路况查询,都能避免一些意料之外的堵塞。

另外,导航通常只能设置“走高速”“不走高速”;好一点的导航,可以设置中点,指定一个沿途转折点(再聪明一点的,可以设置多个中间点),可以利用导航分段指引,从拥堵的路段下来,再从畅通的路段绕回去,节省下堵塞的时间。

只要挑选了合适的时间和路段,避开拥堵其实也不难。温馨提示一下,夜里不仅路况难以辨别,驾驶员的注意力也会持续下降,特别是深夜2点至5点,困意来袭,十分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即使2月15日零点高速公路开始免费通行,我们最好也不要冒着危险在夜里赶路。

5安全篇

还有一些特殊的小状况,

可能你没有注意到?

如果你没有系上安全带,或者车门没有关紧,现代汽车会有警示灯、警示音同时报警,提醒你处于危险之中。这是好事,可惜的是,汽车还不是那么聪明,还不能识别所有错误操作带来的危险。

譬如小尺寸备胎,绝不能装配在前轴(转向轴)上,也不能以超过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小了一号,瘦了一圈,窄了一半,非全尺寸备胎无法提供等同原装轮胎的抓地力,但是汽车自己没办法告诉你,这就需要你多加留心,或者多看看说明书。

譬如12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坐前排副驾,因为安全气囊是以成年人为标准设计,小孩子身高较低矮,耐受力也不及成年人,一旦发生事故,头部很可能被弹出的气囊冲击,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副驾驶座也不宜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如果一定要安装,可以先在手套箱附近找到安全气囊的开关,将安全气囊调到关闭状态。

譬如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刷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xlz/17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