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懂糖尿病报告单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糖友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相关的化验检查又让很多糖友迷惑不解。
今天的糖尿病知识课堂,我们就此问题对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包括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糖蛋白、胰岛功能检查以及其他检查项目等)做一简单分析,这些项目并非每次都要做,大家只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项目检测即可。
几种常见糖尿病相关检查的意义和作用
一、空腹血糖(FPG)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适合普查、筛查等常规性检查,用来发现糖尿病。
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可以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则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表1:血糖监测怎么看?
血糖级别
空腹血糖(餐前)
餐后2h血糖
正常
6.1mmol/L
7.8mmol/L
空腹血糖(FBG)受损
(糖尿病前期)
6.1~7.0mmol/L
<7.8mmol/L
糖耐量(IGT)异常
(糖尿病前期)
<7.0mmol/L
7.8~11.1mmol/L
糖尿病
≥7.0mmol/L
≥11.1mmol/L
空腹血糖指标的意义:
人体的血糖水平会随着进食、运动等活动发生变化。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能够反映人体真实的血糖浓度。因此,血糖检测前需要空腹。
表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
1)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或加上
≥11.1mmol/L
2)空腹血糖或加上
≥7.0mmol/L
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无典型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
≥11.1mmol/L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可配合空腹血糖方法更灵敏地发现糖尿病;
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也可用此方法,来监测平时在家长期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意义: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和血糖代谢的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其测定结果不受患者抽血时是否空腹、抽血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饮食、运动、情绪变化以及应激等因素影响,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
表3: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指标
其他因素
目标值
血糖(mmol/L)
空腹
4.4~7.0
非空腹
<10.0
糖化血红蛋白(%)<7%
血压(mmHg)</80
总胆固醇(mmol/L)<4.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男性
>1.0
女性
>1.3
甘油三酯(mmol/L)<1.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未合并心脑血管病
<2.6
合并心脑血管病
<1.8
体重指数(kg/m^2)<24.0
其他(血粘、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均保持正常)
多久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HbA1c检查。
·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HbA1c。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是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3小时内做5次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它是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
健康人在一次性摄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但OGTT不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OGTT报告单包括5个指标:葡萄糖、半小时葡萄糖、一小时葡萄糖、二小时葡萄糖、三小时葡萄糖。初次检测血糖,检测结果异常,但不明显,医生无法确诊,可以使用OGTT。四、尿糖(U-GL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0.0mmol/L)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号越多,证明尿糖越高。
图1尿常规报告单(尿糖阳性)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五、胰岛功能检查
确诊为糖尿病后,胰岛功能检查可以帮助您确认您的糖尿病属于哪种类型,有利于对症治疗。六、尿微量白蛋白(UAER)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
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阳性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临床上常将UACR30~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UACR>mg/g称为大量白蛋白尿。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大多能得到较好恢复。七、血、尿酮体
重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准确性较差。
我国指南推荐血清酮体检测,若无法检测血清酮体,可检测尿酮体。血清酮体≥3mmol/L或尿酮体阳性(2+以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八、糖尿病相关抗体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九、血脂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除血糖高以外,往往还同时伴有血脂代谢异常等,共同构成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应比一般人更加严格,我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患者血脂应控制在: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0(1):4-67.DOI:10./cma.j.issn.-..01..[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11(1):7-28.DOI:10./cma.j.issn.-..01..
综合来源:京医通、中华检验医学网等,由本平台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糖友参考交流。
北京糖平中医诊所是一家专业治疗糖尿病机构,运用八点五保护细胞技术,科学控制糖尿病。通过4个月八点五保护细胞技术治疗,能够让80%以上的糖尿病人长期停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远离并发症困扰,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北京糖平中医诊所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xlz/1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