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显示ST段下斜型压低,你是这样诊断
62岁男性,既往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行负荷试验评估劳力性气促。运动持续了6分38秒后,患者因乏力停止,这时测血压/mmHg。试验期间未诉胸痛,心电图也未见动态改变。休息2分钟后,心电图(A图)较前有改变。B图是运动前的基线心电图。
图A
图B
问题:患者试验后的心电图提示什么?诊断是什么?
图A
图B
点击下面空白处查看
诊断结果
▼
图A:窦性心律,ST段下斜型压低。
图B:正常心电图
详细解析
图A是运动试验后休息时的心电图,心率88次/分,心律齐,P波(*)、QRS波顺序出现,PR间期恒定(0.16秒)。P波在I、II、avF和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形态正常,这是一份窦性心律心电图。
QRS时限正常(0.08秒),V1-V6导联R波上升良好,QRS形态正常。电轴正常,0到+90度之间(QRS波在I和aVF导联直立),QT/QTc间期正常(/ms)。II、III、aVF和V3-V6导联J点和ST段明显下移(基线以下最大0.2mV)。ST段呈下斜型压低,这种类型的ST段压低对心肌缺血预测意义最强,常见原因为冠脉阻塞性病变。
图B是运动前的基线心电图。P波(*)、PR间期、QRS波、QT间期和T波与图A相同都是正常的,但是并没有J点和ST段的压低,本图的ST段处于基线水平,呈正常的凹面向上形态。虽然运动试验时心电图ST段压低,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心肌缺血,但患者无缺血症状,仅出现血压明显升高。ST段改变常常出现在运动后休息时。这可能是由于恢复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心率、血压、心肌收缩力的上升。另外,患者活动后躺在床上,导致静脉回流或前负荷增加,这是导致心肌需氧增加的另一个因素。
运动试验应当在怀疑冠心病的前提下进行评价,既往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劳力性呼吸困难提示该患者试验前冠心病可能性大,假阳性的概率就很低了。尽管患者并没有心绞痛症状,进一步的药物治疗是必要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无症状性缺血,即无心绞痛症状,但存在其他伴随症状,如:乏力、出汗、恶心、气短或劳力性呼吸困难。
治疗上应当控制运动诱发的高血压以及纠正危险因素。药物包括阿司匹林、ACEI、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鉴于患者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的缺血证据,还可应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患者有血压明显升高,可导致心内膜血流及氧供减少,也可以出现ST段压低,所以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严重的冠心病。另外运动并没有诱发气短症状,应当重复运动试验,同时行心脏彩超明确有无ST段改变相对应的室壁运动异常。在某些情况下,诊断性冠脉造影将有助于明确冠脉解剖结构病变。如果病变严重,就有必要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进行血运重建。
译文整理
高阳医生
此文为读心有术经典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tdl/1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