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在福平路的旧时光心电图16
我自小在福平路长大
这里是我儿时的天地
尽管我已离开多年
但依然牵挂着这个老地方
怀念遗落在这里的旧时光
福平老街CHAPTHER01#
不宽不窄
放着童年的旧时光,刚刚好
邓忠庭
写于年7月
福合沟是旧汕头的一条沟渠,年福合沟填平为福平路。福平路东起民权路盐埕头,一路向西延伸,穿过民族路至福合埕,90度向北转,穿过镇平路,止于韩堤路。福平路毗邻市井,人口密集,内新乡、指南里、信安街、均和街、顺安街、张园内街、九如巷分布于街道两旁。福平路向西可达福合埕,福合埕历来是商贩云集的商贸区,商品交易繁忙,食肆人气旺盛。
福合埕以东、福平路南侧的小块区域名为郭厝内;郭厝内有郭厝祠,建于清同治九年(),为宝安县人郭丽洲的家祠,是老市区最早的宗祠建筑。福平路北转行经镇平路,以东的大片区域(今福祥街住宅小区和金凤苑住宅小区)旧称茭萣地,曾是汕头四大住宅建筑群之一。外马路与福平路之间的张园内街,清初建有报警用的烟墩。年中共汕头特别支部在福平路别有村3号崇德堂成立。
福平路建有不少学校,福平一小、十七中、福平二小、镇平路小学坐落其中。正始中学前身为正始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年(年),分南北校区,是汕头历史上第一间私立的新式学堂;年该校改为公办后,曾更名正始岭海联合中学、汕头第六中学、汕头第十七中学。福平二小原名康德小学,位于福平路与民族路转角(南)的万胜街口,校舍是由一座老祠堂改建而成,现为仓库。镇平路小学原名爱群小学,现已不复存在。
昔日的福平路骑楼旁立,绿树婆娑,自东向西而行,甜汤铺、煤炭铺、牙医诊所、牛肉粿条铺、粿汁铺、凉水铺等商铺接连不断。路头北畔有一家甜汤铺,铺内有一石磨,豆浆现磨现卖,鸭母捻(汤圆)、姜薯汤香甜软滑;煤炭铺前天天有人排队购买蜂窝煤球;路头南畔是秋盛文具店,内新乡巷口有一鹅肉摊,酒铺里的酒鬼蹲坐在长条凳上,三两五加皮、一碟花生米、几粒丁螺就是一顿美餐;耀河杂物铺专卖沙鳗(斗鱼)、啤房(甲虫)、牛屎撬(屎壳螂)、寒姑旬(蝉)、苦耐牛(天牛)等玩意。夏夜,临街的居民把饭桌搬到五脚砌(人行道),围坐用餐;饭后,街坊们在骑楼下喝茶聊天、搭铺露宿,自在惬意。
盛夏,蝉鸣声声,人来车往,地上的沥青被炎阳烤得发软,拉货的板车经过,路面留下一道深深的辙痕。金凤树下,买甘草桃李、酸梅汤的老伯不停忙活,卖草粿(凉粉)的小伙子把碗敲得响亮,卖雪条(冰棍)的阿姆守着小轮车。递上2分钱,阿姆拔开冰壶盖子,伸手抓起一根雪条,笑呵呵地送到我面前;买雪条的钱是我用西瓜皮诱捕啤房,拿到耀河杂物铺换来的。路边出租古册(小人书)和“康乐”的摊档,是孩童最爱关顾的地方,花上几分一毛,便可过瘾半日。福平路迷宫一般的小巷附带着种种传说,游走其中别有情趣。
岁月不曾留痕,童年已经走过。长大后的我,童年的乐趣也逐渐丢失,也不再拥有那份纯真。那些遗落在福平路的时光,既不华丽,也不伟大,只是放的年头久远了,慢慢便也酿出了一些滋味。今天的福平路,许多骑楼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楼盘。在我眼里,福平路更像是一个容器,不宽不窄,不长不短,放着童年的旧时光,刚刚好。
·福平路的骑楼(今信逸雅园),邓忠庭摄于年·福平路指南里(今信逸雅园),邓忠庭摄于年·年的福平路内新乡(今信逸雅园)·福平路内新乡(今信逸雅园),邓忠庭摄于年·福平路内新乡的街坊,邓忠庭摄于年·上世纪70年代的福平路的酒铺,李道信绘·上世纪70年代的福平路的甜汤铺,李道信绘·正始中学,邓忠庭摄于年·今日福平路,邓忠庭摄于年福平小学CHAPTHER02#
看望母校
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福平一小是我的母校,今天旧址虽在,但面目全非,已找不到旧日的任何痕迹。“福平路第一小学”现名“外马路第三小学”。民国二十六年()出版的汕头地图,校区位置标为“市五小学”。年福平一小曾是“金山中学”初中部分教点,后来该分教点迁往“正始中学”北校区(现为存心学校)。上世纪70、80年代的福平一小坐北向南,三层教学楼呈J形从中间隔开,形成前后操场布局。上世纪90年代,福平一小改建,改为坐西向东,三面由六层教学楼围住,中间空地为球场。年,“福平路第一小学”易名,并入“外马路第三小学”。·福平一小校章,郭一鸣提供·福平一小原貌,黄滌宇摄于上世纪80年代·福平一小原貌,黄滌宇摄于上世纪80年代·福平一小,邓忠庭摄于年·福平一小,邓忠庭摄于年·福平一小旧址,邓忠庭摄于年福平学童CHAPTHER03#
如果可以
我们再做一次同桌吧
年4月29日晚,福平一小81届校友举办联谊会,36名阔别了36年的老同学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共叙情谊,重拾童年时光。弹指一辉间,匆匆几十年。昔日这群稚雅学童,再聚首已是白发苍苍。也许是积淀了太多的回忆,见面总有说不完的童年趣事,道不尽的同窗之情。美酒纯香,友情浓厚,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童年时光,久久不愿走出来;分别时,彼此紧握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每年都有春,爱却不常来,我们不禁感慨:人生能有多少个36年,再不聚,大家都老了!
·年的福平小学毕业生
·福平小学学生,邓忠庭摄于年
岁月不曾留痕
童年已经走过
今天可以故地重游
然而童年的福平路
再也回不去了
-END-◎《遗落在福平路的旧时光》曾发表于年7月25日《汕头特区晚报》第7版“城市记忆”栏目。感谢您的阅读与转发,如转载或引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mgeotech.com/xdtdl/10955.html